
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放開,環衛市場化進一步深入,市政業務出現綜合化趨勢。一批年化金額較高、內容較豐富的“城市管家”訂單也在不斷涌現。去年以來,“城市管家”在全國各省市迎來了一波試水期。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個街道,打造出一個城市“大管家”項目的樣板,已經成為城市管理者和眾多企業鉚足了勁占領高地的有效路徑。

2021年6月4日,廣東省政府采購網發布珠海高新區2021至2022年市政綜合管養項目,該項目管養期限一年,預算金額高達42573.499284萬元。根據采購招標文件,珠海高新區2021年至2022年市政綜合管養項目管養內容包含13項,具體為:1.市政道路及橋梁管養;2.環衛保潔;3.綠化管養;4.路燈管養;5.排洪渠管養;6.公路市政管養;7.港灣式公交候車亭管養;8.公廁管養;9.環衛設施管養;10.公園管養;11.社區環衛保潔;12.垃圾清運;13.物業管養。據悉,珠海高新區市政綜合管養項目自2018年起每年招標一次,2018-2020年度中標供應商均為珠海高華市政綜合管理有限公司。企查查信息顯示,珠海高華市政綜合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經營范圍包括市政設施管養、園林綠化、市政工程、物業管理等。至于2021年至2022年度該項目是否還將由珠海高華市政綜合管理有限公司拿下?或是頭部環企及物業這次能成功“入場”?若開標過程順利,6月28日就能見分曉!

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放開,環衛市場化進一步深入,市政業務出現綜合化趨勢。一批年化金額較高、內容較豐富的“城市管家”訂單也在不斷涌現。一般而言,“城市管家”項目綜合性較強,業務內容包含了傳統市政環衛、公共服務(城管執法)、市政基礎設施投運等,對企業的綜合實力要求較高。目前的市場參與方主要有中央型企業、地方國資、物業公司、環衛公司等。2020年底,250億佛山 “城市大管家”項目暫停招標,有望成為史上最大的城市管家項目突然落幕,而這并未減退市場的熱情,相比于去年疫情影響下的寥落,2021年城市綜合服務項目開年便保持了良好的勢頭。玉禾田1月即拿下山東省兩個“城市大管家”項目,成交總額突破9億,迎來開門紅。截止4月底,“城市大管家”項目共計開標5個,1個尚處于資格預審階段,落地集中于三地,分別是山東、廣東和新疆。去年南方沿海開標的“城市大管家”項目較多,今年有向北方和中西部地區延伸的趨勢。這也意味著,城市管家在全國各省市迎來了一波試水期。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個街道,打造出一個城市“大管家”項目的樣板,是城市管理者和眾多企業鉚足了勁占領高地的有效路徑。

作為城市管理新概念,“城市大管家”指以城市公共服務職能管理為載體,由政府部門主導,依托優質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組建城市管理產業聯合協會、城市管理產業集團、城市管理產業研究學院,從橫向拓寬城市管理產業鏈,將環衛保潔、市政維護、園林綠化、公園管理、停車管理等與城市管理有關的城市公共服務職能進行“市場一體化運營”。在大眾認知中,環衛、園林、市政等工作是一個需要依靠大量人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給大家的感覺多是“沒有技術含量”,城市管理服務和產業更有“八竿子打不著”的感覺。而事實上“城市大管家”已經打破傳統模式,致力構建城市服務的產業鏈。4月23日,頭部環企僑銀股份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在廣州簽署深度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助力建設智慧城市大管家綜合大數據平臺,推動新型智慧城市管理發展模式創新、應用能力創新、服務水平創新,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提升。僑銀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曾介紹:“‘城市大管家’是個系統工程,政府和企業合作,帶動相關產業,堅持科學規劃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補城市管理短板;堅持智能化管理,打造‘城市大腦’。”“城市大管家”最終想實現的是“管理+服務+運營”的高效統一,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動城市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至于未來“城市大管家”這一模式能否順利開展?哪些企業拿下這種大訂單更有優勢?中國環衛在線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