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直擊2019年垃圾發電發展痛點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1988年,我國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300噸/日)投運。截至2018年底,我國投運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約364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7萬噸/日,穩居全球第一,總裝機約7780MW。”在近日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論壇暨固廢處理技術交流會”上,住建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環境衛生專家組成員、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海云介紹。他同時提出,歷經30年發展,垃圾發電產業發展依然舉步維艱。我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在步入快速發展軌道的同時,低價競標、帶病運行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前期資金投入不足、補貼面臨退坡等問題開始制約行業發展。

我國垃圾發電行業市場規模:垃圾焚燒產能持續增長,十三五規模或達兩千億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能力(僅包含設定城市)近年來保持了較快增長,截至2017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產能達到29.8萬噸/日,垃圾焚燒處理能力2012-2017年處于持續高投產狀態,其中2012-2016年平均年新增產能約為3.2萬噸/日,2017年城市新增垃圾焚燒產能較2012-2016年平均新增產能值提升1萬噸/日,達到4.2萬噸/日。按照當前趨勢及“十三五”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產能將達到59萬噸/日。

2006-2020年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能力統計情況

1557278420829343.png

據《中國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2020年產能達到59.1萬噸/年,截至2017年底已投運產能為35.2萬噸,假設2018-2020年平均每年增加8萬噸/年的垃圾發電產能,可于2020年完成目標,綜合考慮工程、設備以及運營市場,十三五期間垃圾焚燒總市場規模達到2438億元。

2016-2020年我國垃圾發電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單位:億元)

image.png

增量轉向縣級城市

國家發改委2012年發布的《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指出,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引入補貼政策后,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理服務費和垃圾焚燒發電的上網電費收入成為垃圾發電企業收入的兩大支柱來源。

此外,政策層面也對垃圾焚燒提出了要求。《國家能源局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提出的垃圾焚燒發電“十三五”規劃布局方案,明確在30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布局529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裝機容量1022萬千瓦。

在政策刺激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近年來增長迅速。住建部環境衛生技術研究中心副總工劉暢表示,焚燒發電產業規模當前正持續擴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焚燒發電行業有14家行業領先企業,已運營項目186個,處理能力約24萬噸/日,占全國已建成焚燒設施處理能力的85.2%,其中12家企業已經完成了資產證券化。”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分布在60萬人口以上的地區,集中在中東部大、中型城市,未來布局預計將有所轉移。“目前,地市一級資源已基本‘瓜分’完畢,2018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大部分位于三、四線城市,縣一級項目占比較大。垃圾焚燒發電預計有3—5年的開發窗口期,項目特許經營權競爭愈演愈烈。”國家電投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高工蓋東飛介紹。

上下游資金成難題

據統計,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已達千億,補貼作為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主要收入,延遲發放或退坡取消將對發電廠的收入預期帶來明顯影響,一些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影響尤甚。

據了解,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多采用BOT模式運營,企業投資參與前期建設,投運后收回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補貼。如果補貼退坡,企業盈利空間壓縮,高標準下投資成本上升,后續發展將陷入困境。

此外,前端資金投入不足也掣肘垃圾發電產業可持續發展。“有些地方政府采用低價格中標的BOT方式運作,容易造成設施簡易、配置低端。而且,早期建成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熱能利用效率不足25%,在生產成本年年高漲的情況下虧損嚴重,是在重蹈小火電發展的老路。”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熱電專委會委員陳耀東表示。

有專家表示,目前大型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普遍上升3個百分點以上,中小企業基本融不到錢。

對于資金問題,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固廢及可再生資源中心副總經理王文俠總結道:“整個垃圾發電產業鏈都為錢所困。市場競爭加劇、環保監管趨嚴的情況下,行業總體資金投入不足;分級收集、終端集中處置的同時,轉運處置成本逐漸加大;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缺口越來越大。同時,技術工藝、排放控制問題凸顯、監管力度不夠、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制約著行業的健康發展。”

提升熱值是關鍵

2016年,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推進產業園區建設,統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垃圾等不同種類型垃圾處理,形成一體化項目群,降低選址難度和建設投入。

據了解,我國垃圾具有含水率低、熱值低、成分復雜等特點,建立垃圾分類提高垃圾發電熱效率成為行業共識。蓋東飛表示,垃圾分類是降低垃圾發電運維成本的方式之一,將含水率高的餐飲垃圾及不易燃燒垃圾等進行篩選分類,從源頭上樹立垃圾分類觀念及意識。

對此,錦江環境技術總監方朝軍認為,對相應小型火電廠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改造升級換代,利用余熱資源可延伸下游產業鏈,如打造園林綠化植物培育、生態農業、旅游觀光等工程。“同時,建立區域化清潔能源轉化中心,以地級市為例,對周邊200公里以內的城鎮生活垃圾進行分選,打造循環經濟產業園。”

徐海云指出,垃圾焚燒企業仍要全面完成“裝、樹、聯”三項任務。“政府方面,可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電價補貼總額保持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建立退出機制。經濟發達地區先退出,比如可以讓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優先退出,優先保證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獲得垃圾焚燒發電補貼。”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亚洲综合色在线综合色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v在线 |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亚洲成年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