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歷史 清空記錄
分享到
“走水路”可不可行?專家再議廚余垃圾粉碎直排問題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年前,《文匯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關于上海廚余垃圾粉碎機(廚余水槽)的一項在研項目,并以《廚余垃圾能否“暢行”至污水廠》進行了報道,后經其它多家媒體以“廚房水槽能否成為上海大量生活垃圾的新出路?”為題轉載,作為一個橫跨固廢和污水處理行業的熱點問題,在垃圾分類成為基本國策——尤其在干濕分離成為大勢所趨的國情當下,引起廣泛關注和諸多評論。究竟該如何認識這一涉及兩大領域之間責任歸屬的濕垃圾處理解決方案?其究竟是因地制宜的適當之策,還是責任轉移的問題轉換?

  為此,E20水網固廢網特別聯系了來自固廢和水務行業兩方的一些專家進行百家爭鳴和系列報道。此為系列之三,匯集了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分院資源能源所所長王家卓、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鄭興燦等專家觀點。

  在此前發布的兩篇文章中(文章一→唐建國:關于家庭廚余垃圾粉碎進入城市排水管道的四點看法;文章二→爭鳴 I 廚余粉碎機成為解決生活垃圾分類新出路?尚需系統分析),作者均對餐廚垃圾破碎進下水道提出了質疑,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鄭興燦對此也并不看好。他認為,一方面,將廚余垃圾粉碎后直接排入下水道無疑會增加污泥量,更難處理處置,成本更高。另外,大量的惰性固體和溶解性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進入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對氨氮比提高的貢獻很有限,對污泥量增加、污泥活性降低和出水穩定達標的影響反而更大。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分院資源能源所所長王家卓也表示,整體來看,將廚余垃圾粉碎后進入污水系統,確實有利于提升污水廠進水濃度,但這卻可能是個“副作用”。他表示,目前,我國南方地區污水廠進水濃度普遍較低,主要原因是因為河湖水倒灌、地下水入滲、施工降水進入等外水的進入。而廚余垃圾進入污水系統后,雖確實提升了進水濃度,但并不能降低進入污水廠的水量,而且可能還會造成“污水管網收集已經很好”的假象,從而掩蓋了問題的本質。王家卓認為,污水系統提質增效需要從管網、排口等導致問題的根源入手。

  另外,在王家卓看來,目前我國的排水管網現狀也無法承擔廚余垃圾走水路的“重任”。他表示,第一,我國的廚余垃圾和歐美的差異較大,油脂的增加會導致其在管網上凝結的可能性增加,從而影響污水管網的排放效率。第二,我國管網情況比較復雜,廚余垃圾粉碎后進入合流制系統,會導致雨天溢流時污染程度增大,在一些雨污混錯解地區也存在增加入河污染物總量的可能性。第三,我國污水管網質量比較差,淤積、破裂、錯位、異物侵入等問題普遍存在,廚余垃圾進入后勢必會增加在管網中沉積的風險。第四,我國污水管網的運行維護工作還做得不夠,廚余垃圾進入后,運維的頻率、專業人員和經費都需要增加,而這些目前在大部分城市都不太現實。

  相較上述專家的“質疑”,也有一些專家對于餐廚垃圾破碎后進入下水道持另外的觀點:2011年,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的研究團隊在《基于破碎處理的家庭廚余垃圾減量及其對下水的影響》這一課題中,對我國家庭廚余垃圾的組成及性質、污水管道設計、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等進行了系統調查研究,并針對破碎后廚余垃圾顆粒物是否會在污水管道中沉積、家庭耗水量、耗電量等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實驗。基于研究結果,王凱軍團隊認為,廚余垃圾粉碎直排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碳源不足的現狀,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目前存在足夠的空閑處理能力消納家庭廚余垃圾,同時,還可解決我國面臨將家庭廚余垃圾從城市生活垃圾中分離出來后,缺乏基礎設施的問題,也有利于其他垃圾的填埋、焚燒或資源回收利用處理。(詳情請參見《基于破碎處理的家庭廚余垃圾減量及其對下水的影響》,發布于《環境工程學報》2016年第10卷第5期,作者/吳遠遠、鄭明霞、王凱軍)。

  《城市化》雜志2017年就垃圾分類采訪了曾長期擔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及資源化研究所所長的聶永豐教授。他認為,廚余垃圾分類后,需要處理的垃圾并沒有得到減量,反而更難處理:含水量更高(70%-90%),臭味更嚴重,每天廚余垃圾還要單運兩次,運輸成本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更多了,還需要建設新的易腐有機物含量高的混合生活垃圾的處理設施。再看成本是多少呢?很多地方測算,收集處理這種垃圾一噸要花費幾千元,投入很高。解決這個難題的可選分類方法是在源頭降低廚余垃圾的含水率。只要通過瀝水、擠壓等簡單措施將廚余垃圾含水率降低4-5個百分點,其對生活垃圾的減量甚至比廢品回收的減量還要大。而且易于利用現有的設備進行收集和運輸。另外一個可選擇的方式就是廚余垃圾破碎機,直接送到下水道和污水處理廠,這種方式一般在高檔社區使用。

  兩種不同的觀點,實際上也反映了我國當前廚余垃圾所面臨的“尷尬”現實。

  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曾對餐廚垃圾處理做過專題研究,根據高級行業分析師丁寧、李少甫的分析,從政策層面來看,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固廢政策對廚余垃圾并沒有明確的處理處置要求,也沒有行業廣泛認可的可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技術和模式出現,因此,各地都在“自尋出路”。而無論采取的好氧還是厭氧處理,后端產物的出路并不明朗,完整的、充滿活力的產業鏈條尚未建立。

  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主編谷林介紹,相比餐館、食堂等餐飲垃圾,廚余垃圾出口在家庭,量小,也更加分散,容易混裝混運,收集、運輸和分類成本相對更高。這一現狀,便自然催生了源頭減量的技術發展需求,將餐廚垃圾破碎進入下水道就是這種思路下的一個解決方案。根據資料顯示,也有一些國家有鼓勵這種方法,但因為出發點,具體國情,以及垃圾內容各方面的差別,并不能說明餐廚垃圾破碎進下水道就適合中國,作為一種借鑒,或許有一定參考意義。

“中國太大,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新生事物不能一哄而起,也不能一棒打死。可以在科學規劃基礎上,允許有條件的地方進行試點,取得系統的監測數據,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給出答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表示,像廚余垃圾粉碎直排等具有顯著“減量化”效果的技術,必須要在全局、全鏈條的層面上加以審視,才能確定其對環境保護是否具有正面意義(詳情請參見:劉建國:“三化”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來源:中國固廢網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 | 免费偷拍一区2区三区 |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 亚洲2020久久久久久久 |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色花午夜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