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中心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微信小程序
技術首頁 法規政策 技術專利 維修保養 設備設施 生活垃圾 特種垃圾

餐飲垃圾單級間歇式厭氧消化制沼氣試驗研究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摘要]厭氧消化處理廢棄物(包括廢水與固體廢棄物)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尤其是廢水(包括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禽畜糞便廢水等)的厭氧處理,國內外有大量的規模化應用實例。厭氧消化方式是有機廢物資源化的重要手段,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可以作為能源加以利用,同時也減少了CO2、CH4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在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厭氧消化技術作為一種處理廢棄物并能回收能源的環境工程技術,在世界上越來越受到關注[1]。近年來,中國的厭氧技術發展迅速,尤其在有機垃圾的厭氧消化處理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餐飲垃圾的厭氧消化處理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餐飲垃圾因其高水分、高油脂、高鹽分以及易腐發臭、易生物降解等特點,不宜直接填埋或焚燒,用厭氧消化技術處理不僅可產生沼氣作為能源加以利用,而且,因反應過程要求保持厭氧狀態,反應設備均為密閉狀態,不會有更多異味逸出;消化后產生的殘渣數量較少,其后續處理及運輸所需的成本也相對較低[2]。因此,本試驗對厭氧消化方式處理餐飲垃圾進行研究,以便探索出一種處理餐飲垃圾的有效方法。?1

厭氧消化處理廢棄物(包括廢水與固體廢棄物)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尤其是廢水(包括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禽畜糞便廢水等)的厭氧處理,國內外有大量的規模化應用實例。厭氧消化方式是有機廢物資源化的重要手段,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可以作為能源加以利用,同時也減少了CO2、CH4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在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厭氧消化技術作為一種處理廢棄物并能回收能源的環境工程技術,在世界上越來越受到關注[1]。近年來,中國的厭氧技術發展迅速,尤其在有機垃圾的厭氧消化處理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餐飲垃圾的厭氧消化處理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餐飲垃圾因其高水分、高油脂、高鹽分以及易腐發臭、易生物降解等特點,不宜直接填埋或焚燒,用厭氧消化技術處理不僅可產生沼氣作為能源加以利用,而且,因反應過程要求保持厭氧狀態,反應設備均為密閉狀態,不會有更多異味逸出;消化后產生的殘渣數量較少,其后續處理及運輸所需的成本也相對較低[2]。因此,本試驗對厭氧消化方式處理餐飲垃圾進行研究,以便探索出一種處理餐飲垃圾的有效方法。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裝置 
試驗采用的反應器為2500mL的小口瓶,填料后反應器置于恒溫水浴槽中,溫度控制在(36±1)℃,采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反應器和集氣瓶均蠟封。用量筒測量排出水的體積,即為當天的產氣量圖1試驗裝置 
1.2試驗原料 
1.2.1餐飲垃圾 
所用餐飲垃圾取自成都市區餐館。為使樣品具有代表性,中餐館、火鍋店和面館各取一定量,餐飲垃圾主要成分為剩菜、剩飯、剩湯及廚房剩余物料。由于油脂可回收加工皂粒,所以進行人工去油脂,去油脂后用細篩將液態成分和固態成分分離,固態成分去除其中的骨頭、木筷、塑料等后用打漿機打漿,最后把液態成分和漿液調成需要的TS值進行試驗。由成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測定液態成分的原料特性,其化學需氧量(COD)為939mg?L-1,生化需氧量(BOD5)為418mg?L-1,懸浮物(SS)為1.93×104mg?L-1,pH值為4.89,屬可生化性較好的有機原料。 
1.2.2接種污泥 
所用污泥取自農業部沼氣科學研究所厭氧消化池,未經稀釋,亮黑色、冒氣泡、質地細膩。污泥取回后用塑料桶密封,提前兩周進行馴化,馴化方法為取污泥15kg,每隔一天加入0.3kg原料,5d后每隔一天加入0.5kg原料,依次逐漸加大量,馴化待用。 
1.3研究方法 
1.3.1監測方法 
總固體(TS):重量法,烘箱中105℃烘干24h后放置室溫至恒重。揮發性固體(VS):重量法,馬弗爐中600℃烘干2h放置室溫至恒重。pH值:PHS-3C精密pH計。產氣量:排水集氣法。甲烷含量:氣相色譜法。 
1.3.2試驗方法 
試驗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探索餐飲垃圾的產沼氣能力,研究單級間歇式中溫厭氧消化處理餐飲垃圾的可行性及其應用價值,并得出最佳水力停留時間(HRT)。第一階段試驗原料的特性為總固體(TS)為4.67%,揮發性固體(VS)占總固體(TS)的80%,污泥接種量為50%,原料和污泥分別添加0.8kg。第二階段研究單級間歇式中溫厭氧消化處理餐飲垃圾的影響因素,以期取得最優工藝參數,指導實際生產應用。第二階段試驗原料特性見表1,污泥接種量為50%,原料和污泥分別添加1kg,兩階段所用污泥取自同一厭氧消化池。第一階段消化周期為51d,第二階段由于停電只消化了18d。第二階段2號瓶和3號瓶的填料相同,對3號瓶用NaOH溶液進行pH值調節作為對比。兩階段均每天定時人工搖晃反應器進行攪拌,定時測量產氣量,定期測沼氣中的甲烷含量,每天取適量樣品測pH值。 
表1第二階段試驗原料特性 2結果與分析 
2.1第一階段 
2.1.1pH值的變化 
pH值是影響厭氧消化處理的重要因素,厭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有密切的關系,pH值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消化過程和消化產物。產甲烷菌對生長環境的pH值極為敏感,其最適宜的pH值范圍為6.6~7.5[3,4]。第一階段的pH值變化規律如圖2,從填料后第1天起pH值迅速下降,表明餐飲垃圾的消化過程能很快進入水解酸化階段,到第4天下降到最低值5.1,這與O.Stabnikova[5]在對食品廢物進行厭氧消化試驗所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從第5天開始,pH值緩慢上升,到第9天升至6.5,且第9天的產氣可以點燃,表明厭氧消化過程順利進入產甲烷階段。試驗表明,原料總固體含量(TS)為4.67%,污泥接種量為50%時,消化液自身能夠消除水解酸化引起的pH值下降,使pH值達到產甲烷菌的適宜范圍,保證厭氧消化過程的順利進行。 圖2第一階段pH值的變化 
2.1.2沼氣產量 
圖3為第一階段的沼氣產量示意圖。第1天的產氣量較高,達到0.974L,原因可能是厭氧污泥和餐飲垃圾在加入反應器前處于室溫環境,由于是冬季溫度較低,加入反應器后隨著攪拌和升溫過程,厭氧污泥和餐飲垃圾中部分夾帶的氣體逐步散發出來[6]。從第2天起產氣量明顯下降,第2~8天產氣量維持在較低水平,低于0.4L,甲烷含量較低,不能點燃。原因是此階段正處于水解酸化階段,產甲烷菌的活性受到抑制[7]。第9天起沼氣產量開始上升,甲烷含量逐漸升高,能夠點燃。第9~32天沼氣產量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達到0.6L以上,甲烷含量最高可達70%。試驗后半期沼氣產量逐漸下降,到第51天降至0.1L,表明消化過程基本結束。結果顯示,餐飲垃圾(去油)中溫厭氧消化,每千克揮發性固體(VS)可產沼氣797.48L,甲烷含量在50%以上。試驗表明餐飲垃圾中溫厭氧消化產沼氣的潛力巨大,具有開發利用的價值,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水力停留時間以35d為宜。 圖3第一階段產氣量變化 
2.2第二階段 
2.2.1調節pH值對產氣量的影響 
第二階段由于停電試驗只進行了18d,pH值變化如圖4,填料后當天測pH值在4~5之間,原因是填料前餐飲垃圾已在室溫條件下放置了2d,發生了一定程度的酸化,且漿料化比較嚴重。pH值超出產甲烷菌的適宜范圍將引起嚴重的問題,低于pH值下限并持續過久時,會導致產甲烷菌活力喪失而產乙酸菌大量繁殖,引起反應系統的“酸化”。嚴重酸化發生后,反應系統難以恢復至原有狀態[8]。為避免出現酸化,進行pH值調節試驗,2號瓶和3號瓶填料相同,作為對比,先對3號瓶用NaOH溶液進行pH值調節,調節后的產氣量對比如表2。由表2數據可知,調節pH值可以改善產甲烷菌的生存環境,增強產甲烷菌的活性,提高產沼氣速率。所以,對所有的反應器用NaOH溶液進行pH值調節。 圖5為第二階段各反應器總產氣量對比圖。由圖5可知,前18d3號瓶的總產氣量略高于2號瓶,表明及時調節消化液pH值能夠減小酸化對甲烷菌的抑制作用,提高產沼氣速率。這可以從化學平衡及反應速率的角度分析,在底物濃度很低時,反應速率與酶的濃度和底物濃度均呈正比,如果底物濃度很高,反應速率僅與酶的濃度呈正比。酶促反應的實質是降低了原反應的活化能,降低了中間產物的反應勢能,使反應速率快速提高。本試驗所用原料有機質含量較高,調節了pH值后,改善了產甲烷菌的生存環境,使產甲烷菌的數量顯著增多,降解過程中分泌出更多的產甲烷酶,從而加快了甲烷氣體的產生[9,10]。但是,調節pH值后,各瓶的產氣量一直不高。原因可能是在pH值調節過程中,由于操作原因反應器中有氧氣進入,不能保證嚴格的厭氧環境。由圖5可知,經過18d的試驗1號瓶(TS=20%)的總產氣量最高,雖然pH值調節比3號瓶晚,但產氣量卻優于3號瓶,表明在污泥接種量為50%的條件下,餐飲垃圾(去油)中溫厭氧消化處理的總固體含量(TS)取20%為宜。但是,由于特殊原因第二階段的試驗周期太短,導致第二階段試驗不夠完整,所得結論有待于進一步驗證和完善。 
2.2.2溫度波動對產氣量的影響 
第二階段產氣量如圖6所示,填料后第1天產氣量較高,原因如第一階段所述。第2天產氣量急劇下降,而第3天又急劇上升,因為第1天晚上控溫器失靈,第2天早上測溫度為49℃,及時調整溫度后產氣量在次日回升,表明溫度的劇烈波動對產甲烷菌活性影響很大,中溫運行中在溫度升高到49℃的情況下,及時恢復溫度后產甲烷菌的活性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由圖6可知,第3天和第4天的產氣量較高,原因可能是試驗前原料已經在室溫條件下放置2d,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酸化,為產甲烷菌提供了較豐富的生長繁殖底物,填料后短時間內酸化對產甲烷菌產生的抑制作用還沒有體現出來,產甲烷菌的活性仍然較高,所以,在第3天和第4天產氣量較高,而到了第5天,由于產甲烷菌長時間處在酸性環境中,活性降低,產氣量下降。 
 
圖6第二階段產氣量變化 
3小結與討論 
1)餐飲垃圾(去油)單級間歇式中溫厭氧消化處理的產沼氣能力為797.48L?kg-1VS,甲烷含量在50%以上,具有開發利用的價值,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水力停留時間以35d為宜。 
2)污泥接種量為50%的條件下,餐飲垃圾(去油)單級間歇式中溫厭氧消化處理的總固體含量(TS)為20%時產氣量最大。對消化液進行pH調節能夠減小酸化對產甲烷菌產生的抑制,提高產沼氣速率。但是,調節pH值后,產氣量一直不高。原因可能是在pH值調節過程中,由于操作原因反應器中有氧氣進入,不能保證嚴格的厭氧環境。 
3)由于特殊原因,第二階段試驗周期太短,使得試驗不夠完善,本試驗有待于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略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亚洲V国产欧美V在线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五月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色佬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