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建筑垃圾產業化的必要性
與生活垃圾相比,建筑垃圾具有數量大、組成成分種類多、性質復雜、毒害性小、可回收利用率高等特點。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達4000萬t,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處理而直接運往郊外堆放或簡易填埋。一方面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可能造成周邊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又是一種資源浪費,建筑物垃圾中除極少部分有害外,其余部分均可進行資源化。目前國外通常做法是通過建筑垃圾處理中心對其各組分進行分類,然后對不同組分分別進行資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侵占土地、污染大氣、水和土壤、影響人體健康、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等幾個方面[1~2]。(1)侵占土地 據估計,每堆積10000t建筑垃圾約需占用0.067hm2的土地。(2)污染水體 建筑垃圾在堆放場經雨水滲透浸淋后,由于廢砂漿和混凝土塊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鈣和氫氧化鈣、廢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離子、廢金屬料有大量重金屬離子溶出,同時廢紙板和廢木材自身發生厭氧降解產生木質素和丹寧酸并分解生成有機酸,堆放場建筑垃圾產生的滲濾水一般為強堿性并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硫化氫以及一定量的有機物,如不加控制讓其流入江河、湖泊或滲入地下,就會導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3)污染大氣 建筑垃圾廢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在厭氧條件下會轉化為具有雞蛋臭味的硫化氫,廢紙板和廢木材在厭氧條件下可溶出木質素和丹寧酸并分解生成揮發性有機酸,這些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就會污染大氣。(4)污染土壤 建筑垃圾及其滲濾水所含的有害物質對土壤會產生污染,其對土壤的污染包括改變土壤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性質,影響植物營養吸收和生長;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破壞土壤內部的生態平衡;有害物質在土壤中發生積累,致使土壤中有害物質超標,妨礙植物生長,嚴重時甚至導致植物死亡;有害物質還會通過植物吸收,被轉移到果實體內,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和飼喂的動物;此外,建筑垃圾攜帶的病菌還會傳播疾病,對環境形成生物污染等。(5)影響市容 和環境衛生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率很低,許多地區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觀。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是指在建筑垃圾在產生之前有專業的拆除公司對待拆除的建筑物進行預測評估,以確定有關的回收應用程序,從而提高廢物回收率;在建筑垃圾產生之后,不是直接運往垃圾填埋場,而是運往專門的建筑垃圾處理工廠,由那里的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工人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先進的機器來處理建筑垃圾的全過程管理方式,并且使這種專門化的處理方式在全國展開并使之形成一種產業。對大量無害的建筑垃圾進行產業化回收利用,將是一個惠及子孫萬代造福人類的工程,非常必要。如利用建筑垃圾制磚,既節地、節水、節煤,又利于環境保護,是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重要途徑。據估算,同樣生產1.5億塊標準磚,建筑垃圾制磚與以往生產黏土磚相比,每年可以節省取土約24萬m3(以2m深計),節約占用耕地約180畝,節約建筑垃圾堆放占地160畝(以4m計),消納粉煤灰約4萬噸,節約標準煤約1.5萬噸,減少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硫約360噸。
2.我國建筑垃圾產業化的可行性
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將是一種有效的、從根本上處理建筑垃圾問題的途徑。我國有比較充分的條件來實施建筑垃圾處理產業化。
(1)建筑垃圾的總量較大,其處理可以形成規模,為產業化處理提供了前提條件。
(2)建筑垃圾中的許多建筑材料具有高度的可回收性和循環性,有利于回收的建筑材料再次進入建筑市場,可以為建筑產業化帶來經濟利益。建筑物垃圾中除極少部分有害外(如經防腐處理的廢舊木材、含有汞的日光燈管、裝潢產生的廢油漆等),從理論上講,只需將建筑垃圾中有害部分分揀并運往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剩余部分均可進行資源化。目前國外通常做法是通過建筑垃圾處理中心對其各組分進行分類,然后對不同組分分別進行資源化利用。
(3)建筑市場對低廉的回收建筑材料的需要也比較大,并且產業化后回收成本會降低,能給專門從事建筑垃圾回收的公司帶來足夠的利潤,從而在經濟上是可行的。建筑垃圾產業化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收益。建筑垃圾產業化處理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建筑垃圾管理公司對建(構)筑物的拆除、回收與加工進行全程管理,較以前的建筑垃圾單純處理方式更能高效整合建筑垃圾資源,能有效的降低建筑垃圾處理成本,節省大量的垃圾管理費用,另一方面又能向建筑市場提供比較便宜的回收建筑材料,降低建造成本。(4)國內外成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技術為建筑垃圾產業化提供了技術保障
國外在數十年前已開發出廢舊混凝土、木料、磚瓦等建筑垃圾再利用技術,我國近幾年來也有很多適用于本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技術開發及專利報道。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國外較為先進的、成熟的建筑垃圾回收處理技術,結合我國建筑垃圾的組成特點,綜合已有的國內建筑垃圾再利用技術和專利,解決我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技術問題。
3.我國建筑垃圾產業化中存在的關鍵問題
3.1成功企業的經驗
河北邯鄲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是國內建筑垃圾產業化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
邯鄲市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寇全有,早年涉足城市建筑垃圾清運工作,2004年在邯鄲市委、市政府“開放總攬,環境先導,民營突破”的總體思路下,按照政府推動,項目招商、市場運作,發展民營、循環經濟和創建節約型城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要求,在邯鄲市委、市政府和市城市管理局的大力扶持下,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創建了邯鄲市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企業用了三年的時間,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邯鄲市全有建筑垃圾制磚有限公司于2004年l2月底正式投入生產,主要原料為拆遷建筑物形成的廢舊混凝土、磚瓦、灰渣、陶瓷等,還配比一定數量的粉煤灰和水泥。主要生產環保型免燒承重墻體標準磚[3~4]。2005年10月,國家墻體屋面材料質檢測試中心在重點企業抽查中對全有環保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建筑垃圾混凝土多孔磚及標磚進行全面檢測,其多孔磚和標準磚分別符合JC943-2004《混凝土多孔磚》和NY671-2003《混凝土普通磚和裝飾磚》標準要求,其中強度級別都在MUI0以上,而且沒有放射性。此外,這種產品的結構性能介于燒結制品與非燒結制品之間,容重和吸水率優于普通混凝土磚.干縮性和導熱系數比一般混凝土制品要小。
該廠投產以來,經營形勢良好,呈現出產銷兩旺勢頭,2005年總銷量達到500余萬塊,2006年初簽訂600余萬塊銷售合同。目前公司可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出不同型號的多孔磚、標準磚,異型磚、空心砌塊磚、環保裝飾磚,荷蘭磚以及輕體墻板等,產品具有強度高自重輕、耐久性好、尺寸規整和保溫隔熱性能好等特點。還可通過調整更換模具,生產用戶需要的多種產品。公司被評為“2005、2006年墻體屋面材料及道路廣場磚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重點企業檢查合格達標企業(一等企業)”、“河北省新型墻體材料生產骨干企業”,公司項目成果經河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鑒定為在全國文獻中未見相同的報道。并已通過了企業標準的認定。
邯鄲市建筑垃圾制磚項目健康運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凡響[5~6]。
2005年l0月,中環協渣管委帶領北京、天津、太原、石家莊等城市對我市建筑垃圾制磚現場進行了考察,認為邯鄲市建筑垃圾制磚的經驗已經走在了全國城市管理行業的前列,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2006年5月1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來邯鄲考察調研時稱建筑垃圾制磚為“邯磚”經驗,并總結其特點為三節、三潔和三化。“三節”即節地、節水、節煤;“三潔”即環境潔、空氣潔、生產潔;“三化”即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2006年以來,北京市房山區、通州區、江蘇省南通市、山東省青島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先后來我市進行了實地考察學習,均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豆饷魅請蟆?、《河北日報》、河北電視臺、新華網及當地媒體給予了報道。
邯鄲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的成功離不開邯鄲市委、市政府對公司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市委、市政府領導積極支持民營建筑垃圾制磚項目,多次到制磚現場進行指導,并召集市發改委、城管、建設、國土、規劃、質檢、環保等相關部門專題研究扶持制磚項目的相關政策,將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作為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的示范產業在全市推廣。一是城管部門保證全市不可利用的拆遷類建筑垃圾全部無償運送到制磚現場;二是建設部門落實減免墻改資金政策,最大限度地鼓勵建設施工單位使用建筑垃圾制磚產品;三是稅務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的減免優惠政策;四是新聞單位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建設施工單位和市民對建筑垃圾制磚產品的認知度;五是要求生產企業嚴把產品質量關,保證清潔和安全生產。
3.2失敗企業的教訓
北京慶成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我國建筑垃圾產業化行業中比較典型的失敗企業。
北京慶成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始創于90年代,2003年進入混凝土生產行業。基于多年的行業經驗,企業領導認為建筑垃圾資源化是一項利國利民的環保事業,2005年企業領導集體決定組建慶成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專業開發應用建筑垃圾。公司項目預期總投資8000萬元,總用地約250~300畝,計劃分三期投資。一期投資:征地50畝,租地200畝,同時完成總平面設計及工藝設計、立項、規劃、環評等前期審批事項,建成辦公生活用房,完善場區道路及地區綠化,完成試驗室建設及試驗設施安裝,同時進行建筑垃圾的儲存,并對進場垃圾進行分類堆放,完成料廠噴淋設施以防揚塵。公司先后與武漢理工大學、清華大學等進行了技術合作,完成了可行性論證、技術攻關、工藝設計、設備選型、企業選址等一系列工作??墒墙洑v上百萬的資金投入和一年多的辛勞工作之后,公司的處境十分尷尬[7]?,F在公司工作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各部門都認同這是個利國利民的好項目,可是缺乏行業標準,辦什么都沒有依據。第一,企業首先需要取得合法的建筑垃圾收集銷納權。而目前的行政許可是企業只能掛靠環衛部門下屬企業,否則不可以獨立取得合法銷納權。第二,企業選址。建筑垃圾的行政主管單位市政部門要求該企業就近選址,理由是選址遠離市區,無法保障運輸,成本太高。而環保部門要求我們遠離城八區。理由是該企業建成后生產的產品為建材類,即該企業為建材加工企業類別。環保部門有明文規定,北京城八區不批準建材加工企業建廠。第三,項目命名。市政、發改委等部門希望企業以建筑垃圾命名,以示為環保項目,主體明顯,便于行政許可。而地方的村鎮兩級領導建議回避垃圾字樣,理由是:老百姓不會同意在自己居所附近籌建垃圾處理廠,思想工作無法開展。第四,產品命名。再生骨料、再生磚、再生混凝土等本應能很好體現產品特色。但這樣命名,無法掛靠任何現行規范,工程操作難度較大。開發商更不同意使用如“再生”、“垃圾”等詞,因為公眾意識難以接受垃圾再生產品.必將影響房屋銷售。第五,對比生活垃圾處理企業,建筑垃圾處理企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然而建筑垃圾的數量、綜合危害性均遠大于生活垃圾。2005年12月公司辦理了土地租賃手續,200多畝地,租金每畝每年人民幣1萬元,租賃期二十年。公司現在每等一天.就是在扔一天的錢。北京慶成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命運與河北邯鄲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形成明顯對比,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企業成敗的關鍵是當地政府的宣傳引導與大力支持,北京慶成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所遇到的困境,如缺乏行業標準、無法取得建筑垃圾的收集消納權、企業選址困難、產品開發商不樂意接納等,河北邯鄲全有生態建材有限公司也同樣面臨,但由于邯鄲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對各個部門的工作協調,公司幾乎在這方面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3.3我國建筑垃圾產業化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從以上兩個建筑垃圾產業化企業在企業的成立及發展(或失敗)過程,可看出當前我國建筑垃圾產業化中存在幾個關鍵問題。
(1)制定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使相關建筑企業重視建筑垃圾產業化
要像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相應的更加詳細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我國1995年11月頒布施行了《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規定產生垃圾的部門必須交納垃圾處理費。這是從我國國情和當時技術條件考慮,在當時確實是一種限制建筑垃圾大量產生和排放的有效措施。但這種收費辦法,并沒有涉及到對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問題[8]。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對建筑垃圾重新利用已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國有必要修改或者重新立法來規范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的相關法律條文。據悉,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現已在著手制訂這方面的建筑垃圾管理辦法。
目前我國仍沒有制定出相應的建筑垃圾排放量方面的法律規范。當務之急,國家有關部門應在全國建筑施工企業中,對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的數量狀況,進行一次大范圍的定量、定性的綜合調查統計,依此制定相應的建筑垃圾允許產生效應和排放數量標準,并將其作為衡量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這樣才能真正引起建筑企業對建筑垃圾產業化的足夠重視。
還可以出臺法律法規在城鎮規劃區嚴格限制黏土磚的使用,推廣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在公共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如規定廣場、人行道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磚等,以保證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如再生磚)的銷售市場。
(2)制定出臺相應的標準規范,使從事建筑垃圾產業化的企業及企業產品的命名有“據”可依
目前建筑垃圾產業化企業若以“建筑垃圾”命名,其產品若以“再生骨料、再生磚、再生混凝土”等,盡管能很好體現產品特色。但這樣命名,無法掛靠任何現行規范,工程操作難度較大。開發商更不同意使用如“再生”、“垃圾”等詞,因為公眾意識難以接受垃圾再生產品,必將影響產品銷售。政府應組織相關部門盡快制定再生資源產品標準,使從事建筑垃圾產業化的企業及企業產品的命名有“據”可依。
(3)政府政策導向、協調相關部門工作是重中之重
建筑垃圾產業化,利用建筑垃圾生產建筑材料,符合目前所倡導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地方政府可籍此進行政策導向,營造一個有利于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大環境。如前面所提及的“將建筑垃圾的排放量納入建筑企業考核指標”、“限制黏土磚的使用”等。
在建筑垃圾產業化的初期,各項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制定剛起步,政府的大力支持尤為重要。對于建筑垃圾產業化企業來說,在創業之前,應了解政府的政策導向和政府可能的支持力度。如果沒有相關行業的有利政策的出臺,缺乏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企業往往舉步維艱。
企業從事建筑垃圾產業化,其行為涉及發改委、城管、建設、國土、規劃、質檢、環保等許多相關部門,由于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不健全,如果相關部門嚴格按照現有的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對待建筑垃圾產業化企業,許多問題往往無法解決,企業往往寸步難行,前面所提及的北京慶成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即是最好的說明。所以當地政府應像邯鄲市委、市政府那樣主動牽頭,協調相關部門的工作,為從事建筑垃圾產業化企業的發展排憂解難。
(4)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公眾意識
盡管利用建筑垃圾開發再生產品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許多公眾對垃圾二字特別反感,重視很自然地將“垃圾”與“毒、害”聯系在一起,由此公眾難以接受垃圾再生產品,開發商不愿意使用此類再生產品。所以做好宣傳工作,消除大眾的畏懼和抵觸心理,這一點很重要。
4.結語
當前我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達4000萬t,今年5月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更是增加了數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如不對其進行妥善處理或資源化利用,會占用大量土地,同時可能造成周邊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對大量無害的建筑垃圾進行產業化回收利用,符合目前所倡導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施建筑垃圾產業化,關鍵是制定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公眾意識。
【參考文獻】
[1]王羅春、趙由才.編著.建筑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4.9.
[2]唐蓉、李如燕.建筑垃圾的危害及資源化,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7,25(11):25~27.
[3]馬保國、蹇守衛、郝先成等.利用建筑垃圾制備新型高利廢墻體磚,新型建筑材料.2006,(1):1~3.
[4]梁洪波.建筑垃圾制磚生產工藝及其效益分析,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07,(6):23~24.
[5]邯鄲市政府研究室、城市管理局聯合調查組.邯鄲市創出建筑垃圾綜合管理利用新模式,河北經濟研究.2006,(6):29~31.
[6]徐向輝.“邯磚”經驗:政企聯手解困建筑垃圾,建設科技.2007,(5):78.
[7]徐向輝.遭遇: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從事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為何如此之難,建設科技.2007,(5):74~75.
[8]石峰、寧利中、劉曉峰.等.建筑固體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07,18(5):39~42,46.
| 尤物国产区精品视频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 |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