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市城市科學研究會,城鎮供(排)水協 會;各城市供排水企事業單位;各有關單位和專家:
2018 年 5 月在全國 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 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在今年兩會的工作 報告中進一步提到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 國家有關部委近幾年先后下發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關于 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并通過制定《長江 保護法》、《太湖流域管理條例》等,對城鄉供水安全、水污染防 治、區域水環境保護的相關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為當前和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水生態文明建設制定了一幅清晰的路線圖,對推進我國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在此背景下,經中國科協正式批準,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江蘇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國際水協 ( IWA ) 中國 委員會、中國 城市科學研 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及蘇州市人民政府將在蘇州市聯合舉辦“第十四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 技術設備博覽會” 。
會議主題為 "攻堅水污染防治, 加快水生態修復"。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要內容
會議將主要圍繞海綿城市、智慧水務技術與規劃建設、保障水 安全;凈水工藝、水質達標與二次供水的技術與案例及供水設施建設與改造;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污水處理與污泥的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供水管網涌損控制與城市節水;城鎮水系統監測發展與建設、水質監測技術與應急管理;而水、再生水等非傳統水源的利用;水系統規劃與水景觀設計、水環境保護與水生態修復的技術及理念、美麗中國建設等與城鎮水務相關的專題展開研討和交流; 并同期舉辦城鎮水務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
大會將邀請國際水協 ( IWA ) 、國家相關部委領導和院士專家到會并作重要講話,來自國內外水行業的管理人員、專家學者和專 業技 術人員等將做主題演講和進行專題研討。
二、參會人員
參會代表為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會員; 全國各地從事水務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水質分析、工程設計、運行管理、咨詢服務及相關設備材料生產企業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企業家和其他業內人員以及政府官員;部分國外和 國際組織供排水行業專家及相關高校的師生等。
三、會議及展覽時間、地點
會議及展覽時間: 2019 年 11 月 26 日-11 月 27 日 ( 11 月 25日全天注冊)
會議及展覽地點: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東 688 號)
四、參會注冊
(注:1、注冊費包括會議期間的午餐、晚餐、茶歇及資料費, 住宿交通自理。2、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或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會員, 參會報名注冊費在原價上優惠 200 元。)
【聯系方式】聯系人
1) 大會組委會辦公室
聯系人:錢涵櫻 李夢笛 孫曉晴 劉丹 張春艷 尹彩虹
電話: 010-58933559、58933632、58934783、58933584、58933591
傳真: 010-58933632
郵箱: icuw@chinacitywater.org
網站 : www.chinacitywater.org(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 微信: chinacitywater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9 號住房和城 鄉建設部大院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辦公樓201 室
郵編: 100835
2)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聯系人:葉蒙宇姬朕宇
電話: 010-58933149,傳真: 010-68313149
網站: http://www.chinasus.org
【會議方案】
一、會議組織
(一)支持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江蘇省人民政府國際水協 ( IWA )
(二)主辦單位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國際水協 ( IWA ) 中國 委員會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蘇州市人民政府
(三)協辦單位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
(四)承辦單位
蘇州市水務局
北京邦蒂會務有限公司
北京依蓋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五)酒店預定服務單位
中國和平國際旅游有限責任公司
(六)網站:www.chinacitywater.org(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七)微信:Chinacitywater
(八)大會組織委員會 主任:
仇保興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 國際水協 ( IWA ) 中國委員會主席
周乃翔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執行主任:
周嵐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李亞平蘇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委員:
張小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
曲久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張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原巡視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
韓愛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副司長
郭仁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俞孔堅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景觀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王建平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廣州市自來水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
申一塵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石衛平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劉永政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鎖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樸庸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龍江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李力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執行總裁
周強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武漢市水務集團公司總經理
林雪梅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
胡嘉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熊易華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四川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蔡新立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安徽建筑大學常務委員、副校長
秘書長:
余剛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清華大學教授 副秘書長:
徐文珍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柲書長孟慶禹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柲書長徐志君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柲書長王國榮 蘇州市水務局黨委書記、局長
(九)大會專家委員會
院士(中文以姓氏筆畫排序,英文以字母排序) :
曲久輝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任南琪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教授
劉昌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湯鴻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教授李圭白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楊志峰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吳豐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張杰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侯立安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炮兵工程大學教授
錢易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環境戰略專家
彭永臻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首席教授
國內專家(中文以姓氏筆畫排序,英文以字母排序) :
于水利同濟大學教授
馬軍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王占生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王凱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王洪臣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曉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教授車伍北京建筑大學教授
尹大強同濟大學教授
任洪強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劉書明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會娟清華大學教授
劉志琪住建部城建司原助理巡視員;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原常務副秘書長
劉鎖祥北京自來水集團董事長;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李藝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軍浙江工業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李激江南大學教授
李俊奇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院長、教授李愛民南京大學教授
楊敏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楊兆光中南大學環境與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強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教授
余剛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沈大年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宋仁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宋序彤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辰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
張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原巡視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理事長
張土喬中國計量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張曉健清華大學教授
張毅敏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同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研究員
陳洪斌同濟大學教授
邵益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博導
杭世珛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周琪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鄭興燦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郝曉地北京建筑大學教授
胡洪營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
柳麗芬大連理工大學食品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
俞孔堅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景觀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俞漢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施周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洪覺民浙江省城鎮水業協會原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乃云同濟大學教授
高廷耀同濟大學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黃勇蘇州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黃霞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水環境保護研究所所長崔福義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
章林偉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稅書長戴曉虎同濟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國外專家(中文以姓氏筆畫排序,英文以字母排序) :
Alex Home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生態工程系教授、博士Helena Alegre 葡萄牙市政工程中心高級研 究員, 國際水協前副主席Kala Vairavamoorthy 國際水協會執行主席
Mark Ginsberg美國能源部前資深理事;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高級委員;金柏格綠色戰略公司負責人
Martin Wagner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教授
Peter Dane歐盟水務績效管理基金主任
W. F. Geiger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博士曹業始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原總工程師
二、會議內容
(一)大會主題:攻堅水污染防治,加快水生態修復
會議圍繞主題分五大板 塊, 共設立二十五個專題研討會/論壇:
一、水務發展與創新
1、城鎮水務改革與發展戰略
2、城市智慧水務 建設與運行
3、供水排水新設備材料應用
4、城鎮水務運營績效管理
5、城市節水技術與綜合管理
二、供水安全保障
1、供水設施改造與運行管理
2、供水管網運行與漏損控制
3、二次供水設施 建設與管理
4、水質監測預警與應急管理
5、凈水技術與供水安全管理
三、排水系統優化
1、排水防滂與管網規劃建設
2、再生水利用與水質保障
3、城市排水系統監測技術發展
4、城鎮污水處理碳減排與優化運行
四、水環境污染防治
1、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治理
2、污泥無害化處理與處置
3、美麗村鎮水環境治理
4、水環境保護與水 生態修復
五、城市及區域水系規劃與治理
1、水系統規劃與水景觀設計
2、誨綿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
3、水務基礎設施規劃 建設
4、氣候變化與城市水安全
5、長三角一體化水務閉門會議
6、蘇州國際水務論壇
7、中-德水務科技發展論壇
(二)博覽會:根據大會主題和內容,博覽會將展出:
( 1 ) 智慧水務
水質監測預警設備
. 水務信息管理系統
. 水務生產運營管理系統
. 供排水輸配管網管理系統
( 2 ) 海綿城市相 關技術與設備
. 城市新型百水吸納技術與設備
. 蓄滲綠色設施(建筑、道路、綠地、水系等)
. 而水排放及收集利用技術與設備
( 3 ) 水處理技術設備
. 工業用水及城市給水處理技術與設備
. 中水處理回用、水循環利用新技術
. 工業廢水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與設備
. 廢水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設備、新型城市節水器具、適用技術與產品
. 水處理系統自動控制、城鎮防汛排滂技術與設備
. 水質分析儀器、水處理藥劑、材料及酣套設備
. 海水淡化前沿技術與設備
( 4 ) 給排水管網系統技術設備
. 金屬及非金屬管材、管件、管道、接頭、水箱及配件
. 各種水泵、閥門、減振器
. 水表檢測設備計量計費管理技術
. 防震抗災材料、設備與技術
. 城鎮給排水技術及設備、高樓增壓自動供水設備、冷卻塔設備
( 5 ) 膜與膜分離技術設備
. 膜與膜組件
. 膜與膜組件的制造技術與制造用設備
. 膜原材料與輔助設備
. 膜分離設備的成套裝置
. 膜分離設備相關技術、材料、測試裝置
( 6 ) 污泥處理新技術和新設備
.污泥于化、脫水、烘干等污泥處理技術設備
.污泥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設備
. 污泥用于園林綠化和土壤改良技術
. 污泥衛生填埋,焚燒及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
. 污泥處理與處置中的微生物及除臭技術與產品
. 污泥輸送技術與設備
| 伊人大杳蕉久久综合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网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