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中心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微信小程序
技術首頁 法規政策 技術專利 維修保養 設備設施 生活垃圾 特種垃圾

我國電子垃圾資源化處理對策研究

環衛在線新聞組 瀏覽
[摘要]隨著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的縮短、電子垃圾產量增長迅速,且因其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構成極大的危害。與此同時,電子垃圾中還含有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物質。但目前我國電子垃圾污染防治法規剛剛建立,電子垃圾回收和處理體系尚不完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嚴重污染。廢舊電子產品、元器件等電子垃圾產生量大,若得不到及時妥善的處理,將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構成極大的危害。1電子垃圾的產生及危害1.1電子垃圾電子垃圾又稱電子廢棄物,包括各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廢舊電腦、家用電器,以及在生產、辦公過程中淘汰的電子儀器儀表等。電子垃圾是當今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垃圾,據歐盟2000年相關報告指出,電子垃圾以每5年增加16%~28%的速度增長,比總廢棄物的增長速度快3倍[1]。以手機為例,1991年我國的手機用戶才100萬戶,2001年就超過1億戶,2003年3月則達2.5億戶,到2006年已經超過5億戶,2008年則已達5.65億戶,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6.5億戶,以平均每部手機使用

隨著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的縮短、電子垃圾產量增長迅速,且因其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構成極大的危害。與此同時,電子垃圾中還含有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物質。但目前我國電子垃圾污染防治法規剛剛建立,電子垃圾回收和處理體系尚不完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嚴重污染。廢舊電子產品、元器件等電子垃圾產生量大,若得不到及時妥善的處理,將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構成極大的危害。
1電子垃圾的產生及危害
1.1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又稱電子廢棄物,包括各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廢舊電腦、家用電器,以及在生產、辦公過程中淘汰的電子儀器儀表等。電子垃圾是當今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垃圾,據歐盟2000年相關報告指出,電子垃圾以每5年增加16%~28%的速度增長,比總廢棄物的增長速度快3倍[1]。
以手機為例,1991年我國的手機用戶才100萬戶,2001年就超過1億戶,2003年3月則達2.5億戶,到2006年已經超過5億戶,2008年則已達5.65億戶,預計到2010年將超過6.5億戶,以平均每部手機使用3年計算,我國每年將報廢的手機就要達7000萬部之多,加上手機的附件和電池,產生的電子垃圾在40萬噸左右。
1.2電子垃圾的危害
電子垃圾不僅量大且危害嚴重,處理不當就會對人和環境造成難以挽回的危害,特別是電視、電腦、手機、音響等產品,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廢舊家用電器中含有的有毒物質主要有鉛、鎘、汞、六價鉻、聚氯乙烯塑料及溴化阻燃劑。
一臺電視機的陰極射線管中含有4~8磅鉛;制造一臺電腦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300多種含有對人類有害的化學物質,僅是電腦顯示器中的鉛含量平均每臺就達1千克多。鉛元素可破壞人的神經、血液系統和腎臟。此外,電腦的電池和開關含有鉻化物和水銀。鉻化物透過皮膚,經細胞滲透,可引發哮喘;水銀則會破壞腦部神經;機箱和磁盤驅動器中的鉻、汞等元素對人體細胞的DNA和腦組織有巨大的破壞作用。如果將這些電子垃圾隨意丟棄或掩埋,大量有害物質滲入地下,就會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如果焚燒,則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嚴重污染空氣。
在用“18世紀的技術處理21世紀的電子廢物”的浙江省貴嶼鎮已經開始嘗到其后果。該地區的地下水嚴重污染,以致飲用水不得不從30公里以外的一個小鎮上運來。經對河水抽樣檢測顯示,污染水平是世界衛生組織允許指標的190倍。貴嶼鎮土壤的pH值已經為0,土壤中鉛、鋇等有毒重金屬的含量已超標數百至數千倍。由于環境污染嚴重,這里曾出現過大面積流行肺炎,還有相當一部分從事廢品拆卸的女工分娩時的羊水呈墨綠色,甚至生出來的嬰兒的皮膚漆黑一團,并很快夭折[2]。
2我國電子垃圾的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的電子垃圾處理能力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導致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大量“電子垃圾”只有3個出口:
一是收垃圾的小販和拆解作坊。在鄭州的南陽路等廢舊電器集中地區,隨時可以看到小販收來舊電器把能用的稍加整理改裝后再賣到農村或城市低收人家庭,這樣的舊電器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二是對一些沒有再利用價值的電冰箱、電視機等,回收后就在露天道邊拆卸,將其中的玻璃、塑料、金屬等賣錢,其余的當垃圾扔掉,使含大量有害物質的電子廢物和普通垃圾一起填埋或焚燒;還有一些所謂的“電子垃圾處理廠”,把“電子垃圾”中含有的金、銀、銅、錫、鉻、鉑、鈀等貴重金屬用硫酸溶解出來,廢酸液等大量有害物質被排入河流、滲入地下,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3]。在我國的廣東省貴嶼鎮、浙江省臺州市、溫西鄉桐山村等地,電子垃圾的處理行業十分興旺,都在用18世紀的方式將電線從電器中抽出來,晚上焚燒這些電線和電路板,空氣中彌漫著致癌煙塵;在電子器件上澆上酸溶液,以提取銀和金;或者將打印機墨盒撬開,把充滿鉛的陰極射線管敲碎等等。這種原始的、不加任何保護處理的電子垃圾后果極為嚴重,不但從業者自身的身體健康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劇毒物質的損害,同時也嚴重污染了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三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將電子產品進行集中分離,從中獲取原料,殘余物送往垃圾廠處理,但這類企業數量很少[4]。與電子垃圾處理體系聯系密切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也不完善。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規范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只確定浙江省和青島市為國家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試點省市。電子垃圾回收及處理完全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自發進行的,電子垃圾的無序回收及原始落后的拆解處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嚴重的環境污染。
3可借鑒的國外電子垃圾管理及處理經驗
電子垃圾的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不僅可以減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遏止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而且還可以為社會創造一定的財富。因此,電子垃圾的科學回收和處理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存問題。但電子垃圾處理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處理工序復雜,而且需要專門的技術。因此,要提高電子垃圾的資源回收率,減少甚至消除電子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就必須研究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綜合處理模式。發達國家電子垃圾問題產生較早,其管理和處理經驗也較多,我國可借鑒他們的經驗為電子垃圾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依據。
3.1開展多種電子垃圾回收和再循環項目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德、瑞典、瑞士等國就對電子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展開深入研究。德國在電子垃圾回收方面走在了歐盟的前列,它利用各市區直屬的市政企業對電子垃圾進行回收,提供網絡化服務,上門為消費者收集廢舊電器,同時相應收取一定的費用;瑞典的法律規定電子垃圾的處理費用由制造商和政府承擔;挪威、荷蘭、瑞士和意大利等國政府也已要求電子設備制造商負責回收電子垃圾;法國更強調全社會共同盡責,規定每人每年要回收4千克電子垃圾[5]。
同時,國外許多知名企業通過建立電子垃圾回收系統,采用押金、收處理費等方式促進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日本開展電子垃圾回收工作較早,且特別重視能源和資源的節約與再利用,約82%電子廢棄物通過銷售店回收處理,剩余的由地方途徑解決。日本是在公司層進行電子產品污染控制管理成功的國家之一。如NEC公司,每年要制定環境管理計劃,包括產品性能的改進、產品易循環利用的設計計劃,開展循環再生利用技術的研究,設立回收點等。該公司設立了生態管理委員會和專門的車間,負責生產過程中垃圾的減少和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研究。早在2004年,惠普就發動了一場“綠色革命”,旨在推動電子垃圾的回收工作。在美國,惠普聯合零售公司OfficeDepot推出了一個全國性的店內電子產品回收計劃,通過OfficeDepot公司的850個零售點,大面積回收消費者手中的廢舊或閑置的IT產品和數字娛樂產品。同時,在美國加州Roseville,惠普設立了一座占地20萬平方英尺的回收中心,專門處理廢棄的計算機設備、打印機、充電電池等。2007年9月4日,惠普針對中國普通消費者的電子垃圾回收計劃啟動。自即日起,用戶可將惠普品牌的設備放置在中國內地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省會城市的惠普金牌服務中心免費回收。在美國,電子垃圾的資源化產業鏈已經形成,目前共有400多家公司,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達到97%以上,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年利潤已經達到了2500萬美元~3000萬美元。2007年5月,美國電子行業聯盟(EIA)已經發布了針對家用電視和技術設備的國家回收再利用規劃。EIA的協議將以一種注重環境和成本效益的方式,為更廣泛的電子產品回收再利用提供便利。
3.2電子垃圾產業化處理
將電子垃圾產業化處理,不但回收了電子垃圾中的資源,也將其污染降至最低,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了環境。20世紀80年代初,德國、瑞典、瑞士等國家就致力于手工拆卸和金屬富集工藝技術的開發[6]。1991年德國提出“七部分創造”的手工拆卸方案。目前德國有年處理21萬噸電子廢物綜合利用廠。其工藝流程為:電子廢棄物—手工拆卸—破碎—篩分—分選—金屬富集體—深加工。
在電子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最有潛力的國家是芬蘭。2001年,世界第一家專門處理電子垃圾的現代化工廠在芬蘭北部的電子城奧魯市建成投產。芬蘭第一家處理電子垃圾的工廠在北部電子城奧魯市正式建成并投產,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家電子垃圾處理廠,名為生態電子公司的工廠采用類似礦山冶煉的生產工藝,把廢舊手機和個人電腦以及家用電器進行粉碎和分類處理,對材料重新回收利用。這項新加工處理工藝是該公司與奧魯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聯合開發的。生態電子公司年處理電子垃圾1500萬t~2000噸,由于建有良好的環保處理系統,將不會給地下水源和空氣造成污染。芬蘭每年產生的電子產品垃圾在10萬噸左右,其目標是在2010年使廢棄的手機、個人電腦和家用電器等電子產品垃圾百分之百得到重新回收利用。
4我國電子垃圾處理的對策
4.1制定法律,明確責任

與電子垃圾處理體系聯系密切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也不完善。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規范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只確定浙江省和青島市為國家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體系試點省市。電子垃圾回收及處理完全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自發進行的,電子垃圾的無序回收及原始落后的拆解處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嚴重的環境污染。
3可借鑒的國外電子垃圾管理及處理經驗
電子垃圾的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不僅可以減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遏止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而且還可以為社會創造一定的財富。因此,電子垃圾的科學回收和處理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存問題。但電子垃圾處理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處理工序復雜,而且需要專門的技術。因此,要提高電子垃圾的資源回收率,減少甚至消除電子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就必須研究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綜合處理模式。發達國家電子垃圾問題產生較早,其管理和處理經驗也較多,我國可借鑒他們的經驗為電子垃圾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依據。
3.1開展多種電子垃圾回收和再循環項目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德、瑞典、瑞士等國就對電子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展開深入研究。德國在電子垃圾回收方面走在了歐盟的前列,它利用各市區直屬的市政企業對電子垃圾進行回收,提供網絡化服務,上門為消費者收集廢舊電器,同時相應收取一定的費用;瑞典的法律規定電子垃圾的處理費用由制造商和政府承擔;挪威、荷蘭、瑞士和意大利等國政府也已要求電子設備制造商負責回收電子垃圾;法國更強調全社會共同盡責,規定每人每年要回收4千克電子垃圾[5]。
同時,國外許多知名企業通過建立電子垃圾回收系統,采用押金、收處理費等方式促進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日本開展電子垃圾回收工作較早,且特別重視能源和資源的節約與再利用,約82%電子廢棄物通過銷售店回收處理,剩余的由地方途徑解決。日本是在公司層進行電子產品污染控制管理成功的國家之一。如NEC公司,每年要制定環境管理計劃,包括產品性能的改進、產品易循環利用的設計計劃,開展循環再生利用技術的研究,設立回收點等。該公司設立了生態管理委員會和專門的車間,負責生產過程中垃圾的減少和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研究。早在2004年,惠普就發動了一場“綠色革命”,旨在推動電子垃圾的回收工作。在美國,惠普聯合零售公司OfficeDepot推出了一個全國性的店內電子產品回收計劃,通過OfficeDepot公司的850個零售點,大面積回收消費者手中的廢舊或閑置的IT產品和數字娛樂產品。同時,在美國加州Roseville,惠普設立了一座占地20萬平方英尺的回收中心,專門處理廢棄的計算機設備、打印機、充電電池等。2007年9月4日,惠普針對中國普通消費者的電子垃圾回收計劃啟動。自即日起,用戶可將惠普品牌的設備放置在中國內地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省會城市的惠普金牌服務中心免費回收。在美國,電子垃圾的資源化產業鏈已經形成,目前共有400多家公司,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達到97%以上,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年利潤已經達到了2500萬美元~3000萬美元。2007年5月,美國電子行業聯盟(EIA)已經發布了針對家用電視和技術設備的國家回收再利用規劃。EIA的協議將以一種注重環境和成本效益的方式,為更廣泛的電子產品回收再利用提供便利。
3.2電子垃圾產業化處理
將電子垃圾產業化處理,不但回收了電子垃圾中的資源,也將其污染降至最低,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了環境。20世紀80年代初,德國、瑞典、瑞士等國家就致力于手工拆卸和金屬富集工藝技術的開發[6]。1991年德國提出“七部分創造”的手工拆卸方案。目前德國有年處理21萬噸電子廢物綜合利用廠。其工藝流程為:電子廢棄物—手工拆卸—破碎—篩分—分選—金屬富集體—深加工。
在電子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最有潛力的國家是芬蘭。2001年,世界第一家專門處理電子垃圾的現代化工廠在芬蘭北部的電子城奧魯市建成投產。芬蘭第一家處理電子垃圾的工廠在北部電子城奧魯市正式建成并投產,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家電子垃圾處理廠,名為生態電子公司的工廠采用類似礦山冶煉的生產工藝,把廢舊手機和個人電腦以及家用電器進行粉碎和分類處理,對材料重新回收利用。這項新加工處理工藝是該公司與奧魯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聯合開發的。生態電子公司年處理電子垃圾1500萬t~2000噸,由于建有良好的環保處理系統,將不會給地下水源和空氣造成污染。芬蘭每年產生的電子產品垃圾在10萬噸左右,其目標是在2010年使廢棄的手機、個人電腦和家用電器等電子產品垃圾百分之百得到重新回收利用。
4我國電子垃圾處理的對策
4.1制定法律,明確責任

我國已經制定并執行《電子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電子產品正常使用壽命期,區分廢和舊,規范舊貨市場。同時,確定制造商、進口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等各方面的責任,凡在制售過程中的受益者都應承擔相應責任。另外,應將回收處理的費用“外部費用內部化”,即市場上家電等產品的價格應包括部分日后回收處理的費用或處理歷史積存的電子垃圾費用。
4.2應用新材料,設計環境友好的電子產品
在產品設計和生產時,生產商應盡量采用環保替代材料,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如:1998年東芝公司就開始使用不含Halogen的底板生產筆記本電腦。因電子產品最終總要淘汰,故在設計和生產產品時應盡量使用便于回收的材料。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正在研究一種“ADSM技術”,該技術依靠形狀記憶合金SMA和形狀記憶聚合物SMP的特殊性能,在材料加熱到特定誘發溫度時,形狀發生劇烈變化。在此溫度下,和其結合在一起的螺絲或夾子等將自行脫落,從而利于廢棄產品的回收。
4.3提高公眾環境意識,促進電子垃圾有效回收
我國公民公眾環境意識水平差別較大、平均較低,特別是占我國人口數量絕大部分的農村人口,由于接受的知識信息有限,公眾對電子垃圾的危害認識不夠,對已處在報廢期的家電仍繼續使用,具有潛在的危害性。因此,政府、媒體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環境意識,以便促進電子垃圾的有效回收。
4.4采取相應政策,促進電子垃圾處理產業化
電子垃圾的產業化處理,不但具有環境效益,而且也會賺取一部分經濟效益。但由于電子垃圾產業化投資較大,其原材料(電子垃圾)若供應不上,生產就要受到影響,政府必須采取一些相應的免息、免稅、貸款優惠等經濟政策,促進電子垃圾處理產業完善回收系統和處理系統,以使電子垃圾的產業化處理能正常運行。
5結語
電子垃圾是具有數量多、危害大、潛在價值高的特殊固體廢物,對于量大面廣的電子垃圾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是節約資源、減少廢物產量、保護環境的重要舉措,是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電子垃圾回收、資源化處理產業剛剛起步,還需在成長中不斷完善。貫徹電子垃圾“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在生產企業與公眾之間大力推行綠色環保理念,健全引導企業綠色生產的激勵機制,可以有效地達到廢物高效循環利用的目的,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夯實民眾參與環保的社會基礎,形成民眾與綠色生產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我國電子垃圾的資源化在管理和技術上還比較落后,需要切實可行的技術將這些有害廢物變為資源,以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參考文獻
[1]查建寧.電子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及防治對策〔J〕.沿海環境,2002(11):24-25.
[2]潘峰.電腦與環境〔J〕.成人高教學刊,2003(2):52-55.
[3]來清民,李金銘,高霞.電子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綜合處理模式研制報告〔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5):1-5.
[4]田文杰,徐伏秋,韓敏.淺析電子垃圾資源化方法與現狀〔J〕.洛陽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7(17):10-13.
[5]楊永華,林培龍,王明蘭.電子垃圾治理的國外經驗及啟示:循環經濟的視角〔J〕.有色金屬節能,2007(4):9-13.
[6]朱經發,林輝東,王德漢.電子廢物現狀評述與資源化初探〔J〕.土壤與環境,2002(3):307-310.


來源:本站整理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法律聲明|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意見反饋
環衛在線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發布的所有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詳見《知識產權聲明》。
滬ICP備19018799號-5、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237號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国产精品福利成人午夜精品视频,91福利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无码专区国内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色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日本三级2019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