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信息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也造成電子垃圾的量迅速增加。現在電子垃圾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大問題,同時由于國外電子垃圾的大量涌入,我國所面臨的電子垃圾污染問題更為突出。
1電子垃圾
1.1電子垃圾概念
電子垃圾又叫電子廢棄物,主要是指已經淘汰或者報廢的電腦、手機、洗衣機、空調以及電視機等家電或者電子類產品。據統計截止到2002年,我國電視機保有量達到3.5億臺,冰箱、洗衣機也分別達到1.3億和1.7億臺。其中大部分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使用,若按10~15年使用壽命,從2003年起,我國每年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冰箱、5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我國電子垃圾污染形勢嚴峻。
1.2電子垃圾特點
與其他一般固體廢棄物相比,電子垃圾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體積較大。電子垃圾中許多家用電器如電視機、冰箱等體積比一般固體廢物要大出許多。
(2)含有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有害物質。例如電視機顯像管中含有汞,顯示屏中含有鉛,若處置不當不僅污染環境且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3)含有很多金屬和貴重金屬。有分析表明個人計算機(PC)中使用的印刷線路板PCB中普遍含有貴金屬金、銀、鈀及有色金屬銅、鋅、鐵等,其中銅的含量高達26.8%,這些金屬主要存在于PCB中的二極管、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中。此特點也是促使電子垃圾回收的一大原因。
2電子垃圾的處理
由于電子垃圾所具有的特點,加之我國對電子垃圾的處理起步較晚,目前我國對電子垃圾的處理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
(1)部分可回收利用的電器元件進入二手市場進行交易,然后重新組裝到新產品中。此方法避免了環境污染且節約成本,但由于回收行業缺乏管理,使新產品中摻雜了許多不合格產品。
(2)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將電子產品進行集中分離,從中提取出原料后,殘余部分被送往垃圾廠進行處理。
(3)一些家庭小作坊式的垃圾處理廠回收不能被二次利用的電子垃圾,進行手工拆解,然后再用酸性液體置換金屬,但這種方法極易造成拆解區環境污染。韓文亮等人研究了浙江省臺州市電子垃圾拆解區PM2.5中的多溴二苯醚(PBDEs)與多氯聯苯(PCBs),研究表明電子垃圾拆解顯著提高了大氣中PBDEs的濃度水平,由于當地拆解含有PCBs的廢舊機電設備的高峰期已過,大氣中的PCBs濃度有所下降。劉文莉等對浙江省臺州市電子垃圾拆解區的土壤和植物樣品進行研究,發現土壤中5種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污染較為嚴重。
3政策立法
由于電子垃圾可以產生十分嚴重的危害,世界各個地區和國家紛紛制訂了關于電子垃圾的法律。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主持下,115個國家的代表于1989年3月22日在瑞士巴塞爾簽署了旨在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處理的《巴塞爾公約》。1990年3月22日,我國簽署了《巴塞爾公約》。日本制訂的《家用電器再生利用法》以及德國的《循環經濟法》都對家電制造商、進口商和消費者應對電子垃圾回收與處理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做出了規定。法國、瑞典等國家實行"制造商責任制",規定由生產廠家和商家共同承擔責任,對消費者個人也規定了一定的責任。
我國對電子垃圾相關的立法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能夠全面涉及從電子產品的清潔生產到電子廢物的綜合利用、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等各環節工作的綜合性立法。針對我國現在電子垃圾污染狀況,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圍繞《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展開緊張工作。為能夠全面徹底控制和治理電子垃圾污染,此前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環保總局分別起草了《廢舊電子家電回收條例》和《電子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辦法》,涉及和規范了《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中未包括的上下環節。
4建議措施
由于我國現有電子垃圾處理方法還存在管理和技術上的缺陷,容易造成市場的混亂或者對環境產生影響,同時我國對電子垃圾污染的政策立法也尚不完備,因此要從電子垃圾的處理和政策立法兩方面進行改進。
4.1電子垃圾處理建議
電子垃圾的處理應和一般固體廢物的處理原則相同,盡量使其資源化、無害化。電子垃圾資源化的途徑一般有以下幾種:
(1)再使用,即通過將電子垃圾翻新、再生或升級等手段,使其使用壽命得以延長。
(2)再生產,是指將從電子廢棄物上拆解下的元件,檢測合格后重新回收利用,用于制造新產品。
3)再循環,是指最大限度地回收電子垃圾中有用或有價值部分,實現電子垃圾的資源化。
(4)無害化處理,是指通過對廢物進行處理后,達到對人類健康及所生存的環境沒有危害的目的。廢物的無害化處理現有的方式一般為焚燒和填埋。
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方法中的物理方法即破碎—解離—分選,由于其投資少且對環境污染小,是目前電子垃圾處理的發展趨勢。此方法能夠避免焚燒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可減輕填埋對土地造成的負荷。但是這種方法也有缺點,設備的投資和維護費用高,而且在破碎分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應著重對破碎分選過程中的微細粉塵進行控制,使此種方法更為完善。
4.2政策立法建議
立法是解決電子垃圾污染問題的根本保障。許多發達國家都通過法律手段處理電子垃圾污染問題。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處理電子垃圾問題的法律與政策,然后結合我國國情,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實際意義。
(1)市場環節是控制電子垃圾污染的重要一環。
歐盟的WEEE和ROHS兩項指令規定含有鉛、汞以及其他共六種有害物質的電子類產品禁止流通入歐盟市場。日本自2001年4月開始實施《家用電器回收法》,強迫制造商回收廢舊家用電器的同時,也要求消費者承擔大部分回收循環費。很多發達國家也都通過價格調節,引導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進行綠色生產、銷售和消費活動,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也可通過明確市場流通各個環節中主要責任的承擔者,促進電子垃圾的回收利用,減少污染的產生。與此同時,規范我國的電子垃圾回收市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加強市場監管,避免不合格產品流通進入市場造成市場混亂。
(2)“生產責任制”是控制電子垃圾污染的基本原則。生產責任延伸制度(EPR)是歐美等國家針對電子垃圾回收實施的一項主要制度。生產者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承擔環境責任,包括廢舊產品的回收、處置等。此舉有利于促進電子垃圾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同時也可刺激生產者采用易循環的材料,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鑒于我國的國情和經濟發展狀況,不可能完全照搬這一制度,可以采取財政補貼或者政策鼓勵激勵生產者的環境保護行為。
4.3拆解區污染控制
我國現在電子垃圾拆解主要是以家庭式作坊為主,依靠人工進行拆解,造成主要拆解區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目前已有許多學者對拆解區的土壤和大氣環境以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解決拆解區的環境污染問題是我們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應加速電子垃圾拆解的產業化過程,采用現代化的工藝路線,減少拆解過程中所產生的危害和影響。
5結語
目前我國電子垃圾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如何對電子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及電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問題,依然是今后的工作重點。通過對技術的改進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電子垃圾污染問題一定可以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田文杰,徐伏秋,韓敏等.淺析電子垃圾資源化方法與現狀[J].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7(3):10-13.
[2]魏金秀,汪永輝,李登新.國內外電子廢棄物現狀及其資源化技術[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1(3):133-138.
[3]王書明,李巖.電子垃圾治理研究綜述[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9(5):45-50.
[4]韓文亮,馮加良,顧澤平等.臺州電子垃圾拆解區PM2.5中的多溴二苯醚與多氯聯苯[J].環境化學,2009,28(6):950-951.
[5]劉文莉,張珍,朱連秋等.電子垃圾拆解地區土壤和植物中鄰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0,21(2):489-494.
[6]李玉文,郭軍,尤鐵學.中外電子垃圾處理政策與動態[J].林區教學,2008(1):90-92.
[7]關杰,路邁西,董衛果等.電子廢棄物資源化與綜合利用途徑及實現條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6,29(2):91-92.
[8]楊永華,林培龍,王明蘭.國外電子垃圾治理經驗及啟示[J].中國環保產業,2008(2):56-60.
| 亚洲福利精品久久久久91 | 曰本高清色影视频日本高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 最新成免费人久久精品 |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添 |